「霸凌」說穿了,其實就是傳統「小團體」的升級版!


 

「同儕排擠」 學童連六年最煩惱的事


記者胡清暉、林曉雲/台北報導/2009.11.09


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,根據兒福聯盟去年度兒童諮商專線年度報告,高達三分之一的孩子「擔心被同儕排擠」,連續六年高居兒童煩惱首位,顯見問題亟待重視。


教育部校安通報中心統計,校園鬥毆包括霸凌事件,去年就有高達五百八十九件通報到教育部,各地方縣市自行處理的案件可能更多。


校園霸凌的形態愈趨複雜化,除一般肢體及言語霸凌之外,網路霸凌也愈來愈多,近年來陸續發生「國一女狠呼巴掌同學霸凌貼上網」、「負我就貼你」、「廁所修理三女、過程全都錄」等事件。


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強調,校方若沒有在第一時間處理好,日後會付出更大的代價。她認為,目前第一線教育人員對於學童的理解、處理衝突能力仍不足,有必要提升。


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建議,老師處理校園霸凌,應依據輔導管理辦法的流程,並將處理、轉介過程書面化。

 

 

每次看到「霸凌」的相關新聞,內心總有一把莫名的憤火,

與其說氣這些小鬼,怎麼能把這些違背人性的攻擊,當成遊戲;

不如承認是擔心自己帶過的孩子,

任何一個會成為看著校門發抖的那一個。

 

「霸凌」這當下普遍存在校園中的問題現象,

說穿了,其實就是傳統「小團體」的升級版!

以往接手一個新的班級,泰半心思總是用在避免小團體的形成;

但是,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,小團體在升上來的時候已經存在。

 

即便如此,還是從來沒有想過,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班上。

 

事情發生在上個星期五,兩名男學生同時喜歡上一個女學生,

於是,青春期高漲的雄性荷爾蒙讓出手的霸凌學生認為,

只要除掉、或者另一個雄性對手退出,自己就可以贏得芳心。

 

沒錯,愚蠢極了!

但對看多電視的小六學生來說,這已經構成霸凌的最佳理由。

將近一個月,總在老師不在教室的時間,發生在同一間廁所。

 

整件事情對我來說最幸運的部分是,兩個男學生不在我的班上,

在我班上的,是那個讓「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」的女孩ㄦ。

雖然如此,並不表示我就可以放下心中那塊大石頭。

 

我還必須確認,班上的女孩ㄦ沒有因為,

有人以「她」為藉口傷害他人,而誤認自己是受害者遇害的理由。

(再用這語氣寫下去,快成警局的報案三聯單了!)


因為,前兩屆的學生在升上國中之後,也發生類似的事件。

國一的漂亮學妹引起國二、國三學長的注意,

不久...就發生國三生圍毆國二生的霸凌事件。

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,國一學妹陷入人際自我封閉的狀態,

因為善良的她,不希望再聽見再有人因為自己而受到傷害。

 

也許,這就是男女大不同之處,女生總是內省自己「做錯什麼」?

而且不僅是孩子本身,就連家長聽說後緊張的打來問時,

擔心的也是,自己的女兒有沒有做出什麼...不好的行為。

 

 

沒有人樂見任何形式的「霸凌」發生,一旦發生而且被「發現」,

這時候,大家會全心全意照顧受霸的學生,盡力修補心口的缺損;

這時候,大家也會盡力克制憤怒,回頭去分析施霸者的行為成因;

但是這時候,大家也常常忽略「事件第三者」所承受的隱性壓力。

 

所謂的「第三者」包括:

(1)被其他大人或孩子認定為引發事端的人。←「紅顏禍水」

(2)知情霸凌事件卻沒有勇氣報告老師的人。←「助紂為虐」    

 

他們的壓力小部分可能來自外界眼光,但更大部分, 

是因為對自己不正確的責任認知所產生的「自責」, 

這些孩子需要的關心與輔導,一點都不比當事者少

但是老師、家長學校,甚至整個社會, 

卻因為他們沒有痛哭或咆嘯而忘了聽見。

 

  

身為一個老師,我第一次覺得,自己的工作有一份冰冷的壓力。

 唯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這女孩告訴對方的話: 

「你們升上國中,還會遇到更好的女生,我們當好朋友就好。」

   

 


鏡頭之外:


其實,除了上述兩類之外,被忽略的還有一類...霸凌學生的導師。

 

對一個老師來說,發現自己班上發生「霸凌」事件,

往往會在焦頭爛額的處理過程中,出現莫名的罪惡感,

 

就像...小時候玩「老鷹抓小雞」的時候, 

沒有保護好背後可愛小雞,邊玩邊哭的母雞。

 




再外一章:


之前也處理過一次小團體作亂的事件,懲罰是六個人抬一個禮拜的午餐。


最後一天,最後一桶菜放到桌上的同時,我請其他的孩子們為這六個人鼓掌,

謝謝他們讓大家不用輪值,輕鬆了一個禮拜,並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對他們說:

「同樣的力量,也可以變成受歡迎的理由。」


結果是,這次的經驗讓我更相信孩子們,人性本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5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